
现代生产的寺庙瓦日常保养核心是“护釉保色、防损防潮、稳固结构”,结合材质特性和寺庙使用场景,分基础清洁、针对性防护、结构维护三类核心内容。
一、基础清洁保养(定期除尘除污)
日常(每月)用软毛刷、干抹布清除瓦面浮尘、落叶、鸟粪等杂物,避免堆积后侵蚀釉面或堵塞瓦缝。
定期(每1-2年)深度清洁,优先“干擦+湿擦”温和方式,顽固污渍用温水+中性清洁剂(如中性洗衣液)轻擦,禁用强酸、强碱或漂白剂。
清洁后用清水冲净残留清洁剂,自上而下分段操作,避免污水污染已清洁区域,及时清除瓦缝内积水和杂物。
二、针对性材质防护(延长使用寿命)
陶瓦/琉璃瓦:清洁后自然晾干,检查釉面是否有划痕、砂眼,轻微损伤可补涂专用釉面修复剂;避免硬物撞击边角,防止釉面脱落。
金属瓦(铜瓦、铝合金瓦):每年清洁后涂抹防锈保护剂(铜瓦用专用铜器保护油),检查涂层是否脱落,及时补涂防锈漆,避免盐雾、湿气腐蚀。
树脂瓦/水泥瓦:避免高压水枪直射(水压≤0.3MPa),防止冲裂瓦片;定期检查表面是否有老化、开裂,及时更换破损瓦片。
彩绘瓦:清洁时轻擦彩绘区域,避免用力摩擦导致彩绘脱落,必要时喷涂彩绘保护剂,隔绝紫外线和湿气。
三、结构稳固与防潮维护
定期(每半年)检查瓦体状态,发现开裂、松动、翘曲的瓦片,及时加固或更换,避免脱落伤人。
清理瓦缝内的青苔、杂草,补填密封材料(如耐候密封胶),防止雨水渗入瓦片下,侵蚀屋面结构。
检查屋面排水系统,确保天沟、落水口通畅,避免雨水淤积导致瓦体长期受潮、霉变。
潮湿、沿海地区加强防潮防腐,雨季前在瓦面边缘涂抹防水防护剂,金属部件加装牺牲阳极或定期除锈。
四、环境与特殊场景防护
避免在瓦面堆放重物、踩踏瓦片,必要时铺垫软质垫板分散受力,禁止尖锐工具划伤瓦面。
高温暴晒地区,定期检查釉面是否褪色、开裂,可喷涂防晒保护剂;低温地区做好防冻,避免瓦体受冻膨胀开裂。
寺庙周边有工业污染、盐雾的区域,缩短清洁和防护周期,增加表面防护涂层,减少腐蚀影响。
五、长期闲置与应急维护
长期未使用的寺庙,每月定期通风,避免瓦体长期密封受潮霉变,每季度简单检查瓦面状态。
暴雨、台风、暴雪后,及时检查瓦体是否松动、破损,清理屋面杂物,修复受损的密封和加固结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