筒瓦厂家运输时的防护措施,核心是针对筒瓦“弧形结构易磕碰、陶/瓷材质脆性大、釉面易刮花”的特性,从包装加固、装载防护、环境隔离、固定稳控四个维度全流程设计,***大程度降低运输损耗。
一、出厂包装:筑牢单品与成组防护基础
1.单瓦缓冲包装(防刮花、防边角破损)
厂家会对每片筒瓦进行独立防护:先在瓦体表面贴覆透明PE保护膜(避免釉面摩擦刮花),再用珍珠棉套筒(定制尺寸,贴合筒瓦弧形)包裹瓦身,重点对两端边角(***易破损处)额外缠绕2-3层泡沫护角,确保无裸露部位。
若为无釉陶质筒瓦(表面易吸潮),会在珍珠棉外再套一层防水PE袋,防止运输中潮气渗入胎体,避免后期安装出现开裂。
2.成组包装加固(防挤压、防散落)
采用“定量成箱”模式:每箱装8-12片筒瓦(根据瓦的尺寸和重量调整,单箱重量≤25kg),箱内用瓦楞纸隔板按筒瓦弧形分隔,空隙处填充泡沫颗粒或气泡膜,确保瓦体在箱内无晃动空间;纸箱选用五层加厚防水瓦楞纸,底部和顶部用胶带“十字+米字”双重封箱,增强承重性。
对于批量运输的筒瓦,会将5-8箱组成一垛,用高强度缠绕膜紧密缠绕3-5层(从底部到顶部全覆盖),外层再套防水篷布罩,形成“单箱防护+整垛加固”的双重保护,防止雨水、灰尘侵入。
二、装载防护:科学摆放与受力优化
1.车厢预处理(防磨损、防污染)
厂家要求运输车辆使用封闭车厢(禁止敞篷车),装车前需清理车厢内尖锐杂物(如铁钉、碎石),并在车厢底部铺垫10mm厚橡胶垫或木质托盘,避免筒瓦直接接触车厢底板,减少颠簸导致的磨损;若车厢有缝隙,用防水胶带封堵,防止雨水渗入。
若运输路线途经潮湿地区(如南方雨季),会在车厢内放置工业硅胶干燥剂(每50箱放1包),吸收空气中的潮气,避免筒瓦受潮。
2.堆叠与分区规范(防重压、防碰撞)
筒瓦需按“直立侧放”方式堆叠(禁止平放堆叠,平放会导致釉面受压磨损,且底层瓦易因弧形受力不均破裂),堆叠时确保每一层对齐,垛体与车厢壁、垛体与垛体之间预留5-10cm间隙,并用硬纸板或泡沫板填充,避免运输中相互碰撞。
不同规格、型号的筒瓦分开堆放,用明显标识牌区分,禁止混堆导致尺寸不匹配引发挤压;单垛堆叠高度不超过1.2米(陶质筒瓦不超过1米),避免底层瓦承受重压超过胎体承重极限,导致开裂。
三、固定稳控:防止运输中移位破损
1.整垛固定(防颠簸移位)
每垛筒瓦用宽幅打包带(宽度≥20mm)横向、纵向各捆扎2-3道,打包带与瓦箱接触处垫软布,避免勒伤纸箱;车厢内壁两侧加装可调节木质挡板,挡板高度与垛体一致,通过螺栓固定在车厢上,限制垛体左右移位。
整车装载完成后,用紧绳器和高强度尼龙绳将所有垛体斜向固定在车厢底部的挂钩上(每垛至少2个固定点),确保车辆起步、刹车、转弯时,垛体无晃动空间。
2.特殊路段加固(防剧烈冲击)
若运输路线包含颠簸路段(如乡村土路、施工路段),厂家会在垛体顶部覆盖弹性缓冲垫(厚度≥5cm),并额外增加1-2道横向固定绳,吸收颠簸产生的冲击力,减少筒瓦之间的碰撞。
四、环境隔离:应对极端天气与污染
1.防雨防晒(防受潮、防釉面老化)
即使使用封闭车厢,厂家仍会要求在垛体顶部覆盖加厚防水篷布(防雨等级≥IPX5),篷布四周下垂至车厢底部,用重物压实,防止雨水从车厢缝隙渗入;夏季运输时,在车厢顶部加装遮阳网,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车厢内温度过高(超过35℃),防止釉面提前老化、胎体热胀冷缩开裂。
2.防污染(防化学腐蚀、防污渍)
厂家会明确要求运输方,禁止将筒瓦与强酸、强碱(如水泥、化肥)、油污(如机油桶)等物资同车运输;若需运输其他建材,必须用密封隔板完全隔离,确保无渗漏、无接触,避免化学物质腐蚀釉面或污染瓦体。